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

新闻资讯

NEWS INFORMATION

她靠“捡废纸”成中国第一位女首富

时间:2023-09-27 23:06 点击次数:121

  在东莞和广州的交界处,有一个叫麻涌的小镇,这里聚集着很多造纸相关企业。来往路上奔走的众多货车中,“玖龙纸业”几个字出现频率最高。

  但很少有人会联想到,住工厂宿舍顶楼的那个小个子女老板,竟是中国第一位女首富。

  2006年,当张茵的名字问鼎《胡润百富榜》榜首的时候,媒体都一头雾水:这个女人是谁,凭什么坐拥270亿身家?

  从懂事起,她便学着充当父母的左膀右臂,一面照顾七个弟弟妹妹,一面想办法补贴家用。

  特殊年月,父亲下放改造,原本清贫的家庭更显捉襟见肘,“那时候,只有年节才能吃上一顿肉,衣服也总是补丁撂补丁,但一家人在一起总是开心的。”

  1982年,初拿到大学毕业文凭的张茵,决然放弃留在省城的工作机会,带着赚更多钱、更好为大家庭分忧的考量,南下深圳。

  半年后,她又跳槽到另一家待遇更优的合资企业,出任财务部长。如此稳健的业务能力,谁不羡慕?没想到,不久张茵又递交了辞呈。

  高薪且有前景的工作为什么不踏实干?连一向支持她的父亲,在听到她想辞职“捡破烂”的消息后,也难以接受。

  按工作计划,张茵去香港可以待上一周时间。机缘巧合,她在到港第二天便偶然结识了一位辽宁营口造纸厂的厂长——高万宝。

  张茵在与对方的交谈中,了解到内地造纸用速生林建设滞后,大部分高档造纸原料都依赖进口废纸和木浆的情况。

  “废纸就是森林,将来造纸业肯定要从资源造纸向再生纸发展。” 面对高万宝的这番分析,张茵有些将信将疑:真的有人跑香港来买废纸?

 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,她开始实地考察走访工厂,发现高万宝所言不虚:真的有源源不断的卡车在工厂打包装运废纸,发往内地。

  办完离职手续的第二天,她便风风火火带着3万元现金南下香港,开启“捡废纸”模式。

  1985年,初到香港的她先是租下了一间37平米的小屋作为办公室兼住所,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——营港深纸品收购公司。

  好几次,辛苦收来一车废纸,打开检验时才发现一半都不合格:干纸板下面藏着被打湿的、发霉的纸板甚至碎砖头,根本不能用。

  有一次与合作商在澳门谈成了300万港元的生意,回到香港才发现对方给的支票竟是300万韩元。

  彼时,香港的废纸回收行业常常会出现给纸板洒水增重卖的情况,张茵为了赢得客户信任,严把质量关,做到了转卖纸板零洒水的优良口碑。

  起初,很多合作商见她是一介女流且单枪匹马,都犹豫跟她长期合作,但张茵愣是凭着诚信与说到做到的果敢,渐渐在香港废纸回收行业树立起了口碑。

  在香港“捡破烂”这个底层圈子,除了零散的拾荒者外,还有黑社会“三合会”从中分羹吃肉。

  他们转卖给收购商的纸浆中水分比例高达30%,很多回收商人忌惮这群恶人的烧,敢怒不敢言,只好默认“行规”,咬牙回收。

  紧接着,电视剧里种种黑社会手段,开始在张茵的生活里真实上演:贴门上的恐吓信、莫名被砸碎的玻璃和机器、一个接一个的骚扰电话……甚至走在路上被当面拦下放狠话。

  面对“三合会”的威胁,她一面寻求警方保护,一面寻找新的回收渠道,毫不退缩。几番较量下来,黑帮不仅拿她没办法,张茵还借着这份无惧与冷静,将公司进一步扩大。

  到1989年,在张茵“捡废纸”创业短短四年后,她的港营深公司,已经发展成为香港最大的废纸出口企业。

  就这样,顶着家人反对、带着一腔孤勇去香港“捡废纸”的张茵,于艰苦奋斗中,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,完成了从草根打工人到废纸回收商的华丽转型。

  某次,她看到电视上一则新闻,说当年高考报名考生大增,国内印刷厂为了保证高考试卷用纸,不得不暂停《毛选》印刷。

  这个消息不仅让张茵觉知到国内造纸业供不应求的情况,还催生了建造废纸“回收—再造—销售”产业链的设想。

  几经考察,1988年,张茵在东莞投资建设了自己的造纸厂——东莞中南纸业。

  后来,随着内地经济的持续发展,张茵在香港回收的全部废纸都难以“满足”造纸市场的巨胃,事业发展陷入瓶颈。

  为了抓住这个契机,连英语都不会说的她,硬是在1990年2月,和丈夫一道,开启了异国征程。

  初到洛杉矶时,创业情景与当年南下香港有些相似:夫妻俩仅租住了一套70平米的公寓,白天做办公室,晚上当住所。

  然而比初入香港更严峻的是,他们在美国废纸回收行业一个熟人都没有,更谈不上对接资源,一切都得从自我介绍、递名片开始。

  去到洛杉矶的头几个月,张茵愣是带着翻译,挨家挨户登门拜访,不放弃每一个打开市场的机会。

  这些从美国回收来的废纸,经过降低运费、减税等一系列操作下来,真真价廉物美,利润丰厚。一吨成本为1000元的废纸,回国经过分离挑拣后,大概可以卖到2000元的价格。

 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验,张茵陆续在美国建立起了七家打包厂和运输企业。美国相关机构数据显示,2002年,美国中南企业向中国出售的废纸总量已相当于17艘航空母舰。

  “捡废纸”终究是个低门槛、强竞争的活计,要如何维稳企业发展,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呢?

  1996年,投资高达1.1亿美元的玖龙纸业诞生,仅两年后,它便竣工了产能20万吨的生产线,迅速占领国内牛皮纸市场。

  到2005年的时候,玖龙纸业的产能规模已超300万吨,一跃成为中国第一,亚洲第二,世界第八的造纸龙头。

  更令人惊叹的是,2006年3月3日,玖龙纸业在香港成功上市,融资4亿港币,也顺势将张茵推上了“中国第一女首富”的宝座。

  面对突然聚焦的镜头,一夜成名的张茵很是谦虚:能成为“首富”是我运气好,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——中国的改革开放、美国的经济复苏、经营的诚实守信。

  2008年,席卷全球的经融危机,让玖龙纸业摔了个大跟头。原本几百美元一吨的废纸价格受供求影响,接连下跌,最低跌到七八十美元一吨。

  废纸像垃圾一样堆满工厂,庞大的玖龙纸业很快出现资金短缺,负债额一度高达123亿港元。

  甚至有“好心”的朋友,向张茵伸出“援手”,表示愿意投钱帮玖龙渡难关。张茵心里很清楚,这些投资商不过是想稀释自己手里的股份,变相吃玖龙的肉。

  危急关头,这个不服输的女人选择咬牙坚持,从内部解决问题:细化管理制度,严格管控成本、推进企业自动化、智能化改革……2009年,玖龙终于在两次减债行动后,偿清所有外汇贷款,死里逃生。

  这之后,张茵还努力将“没有环保,就没有造纸”的理念灌输落实到各项企业发展规划中:“夏天空调温度设置为27℃,办公室人走灯灭,电脑显示器闲置10分钟后电源自动关闭,打印机电源只有使用时才打开,下班后办公设备电源插头拔除……”

  而今的玖龙纸业,不仅打造出了一条从原材料采购、产品制造再到污水处理的产业闭环,还拥有了自己的热电站和一座可以停靠五万吨级货轮的自备码头。

  面对各界赞誉,张茵显得很冷静:“没有改革开放创造的巨大的市场机遇,就没有我今天事业的成就。”

  多年来,玖龙纸业都持续关注社会公益,开办“玖龙班”资助山区贫困学子,提供“玖龙爱心午餐”为重庆彭水县山区800名留守儿童,支援汶川地震、驰援湖北疫情、持续参加“广东扶贫济困日”项目……截至2020年,玖龙纸业的慈善捐赠总金额已达10510万元。

  而今的张茵仍然活跃在商场,霸气继写着新的传奇,越来越多的荣誉加诸到她身上:“全国优秀企业家”、“亚洲最佳CEO”“中华慈善奖”“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”“南方华人慈善盛典慈善人物”“杰出莞商”……

  当媒体追问她的成功秘诀时,历经几十年商海浮沉的她,只淡然地总结了八个字:埋头做事,量力而为。

  谁不想一夜暴富,问鼎商海,但又有多少人能有张茵这份执着,不惧风雨阻拦,只管追月逐月。

  从一无所有到身家过亿,波澜起伏的商海传奇背后,彰显的何尝不是朴素且智慧的中国力量。

Copyright © 2028 万泰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